111年9月號
消防法第1 條開宗明義的規定,消防三大任務為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其中搶救災害部分,消防人員水裡來、火裡去,出生入死拯救民眾生命於水火之間的形象,早已深植於社會大眾的心目中,恰恰也正是消防標誌「鳳凰」精神所代表的消防專業形象。
111 年國家防災日開跑囉,8 月31 日上午於內政部消防署辦理111 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啟動開幕記者會。由內政部部長徐國勇親自到場主持,並邀請消防署署長蕭煥章、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中哲、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主任吳武泰、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林博文等,產官學相關之合作單位一同蒞臨,徐部長為111 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並發表全新開發的消防防災e 點通APP,並見證消防署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簽訂防救災合作協議書。
今年的總統盃黑客松比賽,內政部消防署以救援通報相關主題獲得「安居永續。均衡台灣」類別獎項。本次國內參賽隊伍,有194組來自各縣市與單位的有效提案,並有5 組團隊獲獎,其中消防署的提案則有3 組獲獎。由內政部次長陳宗彥領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郭哲男專員執行的「警報大聲公」以空襲防災的概念製作而獲得委員的青睞,是今年消防署獲獎的項目之一。
每一組黑客松團隊,都是為了改善社會、解決問題而存在。他們同時是問題的解決者,也是成果的享受者,此外,他們也都是為了讓自己最重要的人可以有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環境而努力著。今年的總統盃黑客松比賽,來自各地的20 組優秀決賽團體中,有三組由消防署人員與各公私部門及民間單位組成的團隊獲得評審們的青睞而獲獎。每一組團隊都有非常堅強的陣容,為全臺灣的民眾提出最有效益的現況提升策略。
為確保救災現場消防人員安全,健全縣內消防人員救援制度,新竹縣政府消防局藉本(111)年度全國火災搶救暨戰術體能交流競賽機會,重新審視本局有關入室安全機制,強化各單位操作一致性,並加入夥伴救援的觀念,以利從火場初期確保救災人員安全。
一般工廠內部常儲放有易燃性、高危險性物品,加上許多工廠廠房的結構多為輕鋼架,其強度弱、防火區劃差,因此,工廠一旦發生火災,常會伴隨爆炸與有毒氣體之發生,在高溫、高壓與缺氧環境下,除造成廠房建築、機械、設備、原料、成品等產生嚴重破壞外,甚至對於工廠員工及參與搶救的人員亦產生極大的生命威脅
彰化縣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於7 月26 日上午 4 時43 分接獲附近民眾報案,表示芬園鄉有一間工廠發生爆炸。指揮中心立即派遣芬園、花壇、東區、大村並後續增派第一大隊、彰化、和美、員林、林厝、福興、秀水、西湖分隊等各式消防車輛前往救援,並協調臺中市及南投縣政府消防局協助,調派溪湳、烏日、勤工、大里、霧峰、臺中市第三大隊及南投分隊前往支援
本市「外雙溪」水域因溪水清澈,且沿岸多有樹蔭可遮陽乘涼,常吸引許多民眾前往戲水及垂釣等休閒活動,本局統計每年6 月至9月前來外雙溪水域戲水民眾平均超過1 萬人,但因河床內多有溪石、深潭及水底暗流,稍有不慎即發生危險,且午後山區常發生陣雨,有引發溪水暴漲之危險。
為了宣導CPR 的重要性,鼓勵民眾學會CPR及AED 操作,且適逢救護義消成立22 週年,新北市政府消防局111 年9 月24 日於慈濟板橋園區舉辦「千人CPR 決賽暨救護義消22 週年慶」。
筆者於6 月至澳洲第四大城市西澳珀斯探訪旅居當地多年的姊姊,並與姊姊一同參加St John WA 的First Aid Course 急救員課程,希望瞭解臺灣與澳洲針對民眾急救教育的不同之處,原本也期望能參訪救護相關單位,可惜西澳COVID-19 疫情尚未完全趨緩,單位未開放對外參訪,希望未來疫情結束後能再來澳洲參訪EMS 相關單位,增進國際救護視野。
為強化大規模震災人命救助及災前整備工作,內政部消防署從107 年開始,每年根據大規模地震情境下之災損推估資料,研定各種作業規定,及救災人力之調度集結方案研擬專屬的「大規模地震消防救災方案」。
內政部為提升韌性社區執行成效,規劃於109 至111 年間,以每直轄市、縣(市)實地訪視1 次,透過進行雙向溝通與協調,掌握韌性社區防救災工作執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