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9月號
2020 年無數個默默付出的身影,就像是這樣存在生活中無數個角落裡,讓我們可以更安心踏實地享 受每一天的生活。也因為他們,過去的一年裡,許許多多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今年的救護週英雄榜,有來自全臺各地的無名英雄,不論年齡或性別,悉心的守護著台灣這塊土地。 陪伴著你我,用專業與用心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救護任務。
甫接到任務,消防弟兄刻不容緩,前往現場執行緊急救護,嫻熟的操作不僅為病患爭取到後送 時間,也讓現場家屬稍稍放下了緊繃的情緒。上述的情況,如今看來是美事一樁,但其實直到現在, 急救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聯新國際醫院首席副院長廖訓禎直言:「緊急救護是積陰德,相 較救災來說,功績不容易被看見,需承受的批評也比較多。」
一年一度的消防救護週又來了,今年的新竹縣可以說是滿載而歸。在眾多獎項之中,新竹縣獲得多項肯定。新竹縣的同仁是如何達到這樣的優秀成績?這次在典禮的現場,藉由劉科長為我們一一述說,新竹縣近年來的努力與銳變。
無線電通訊為消防人員之主要救災通訊方式,救災通訊之效能攸關救災資訊之提供與研判。新北市政府消防局自98 年起開始建 置DMR(Digital Mobile Radio)數位無線電通訊系統,並陸續推動包括即時站台監控、雙向微波環形網路、頻率重整、訊號比較(voting)及建置無線數位整合系統等強化救災效能方案。
隨著科技時代進步,幾乎每個人都擁有至少1 支智慧型手機,當民眾自身或周遭遇到緊急危難事故要向警察或消防隊報 案,已不再侷限於透過家中的室內電話或室外的公共電話撥打求救,只要拿起手機直接撥打110 或119(或撥112 緊急救難 專線再轉0 或9)就可以了。
鑑於今年度颱風降雨量不佳,各水庫水量逐漸不足。也因芬園鄉山區時常發生公墓及山林火警,又彰化縣芬園鄉消防栓水源缺乏,若是水源區乏地區發生火警,往往因為尋找水源困難,造成搶救上之不便。
火災現場中,最大的危害不是火而是煙。煙是可燃物在高溫環境中,裂解產生的有毒氣體及可燃性物質所組成的混合物,它可能會造成人員窒息身亡,甚至殘留在體內引起慢性病或癌症等無法復原的病症,因此,空氣呼吸器(以下簡稱「SCBA」)是保護消防人員最重要的裝備之一。
高雄壽山是民眾健行踏青的優質場域。壽山為珊瑚礁岩地形,低海拔,最高峰僅300 多公尺高度,加上氣候溫和,適合各種植物生長,種類高達800 多種。
自去年(109 年)COVID-19 疫情大流 行,各級政府無不實施因應作為,彰化縣消 防局原規劃5 個專責運送分隊,於109 年3 月4 日擴大為9 個專責運送分隊,而田尾分 隊自109 年3 月4 日起迄今持續執行疑似 COVID-19 救護勤務。
回想個人第一趟ROSC 的OHCA 勤 務,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接獲一件的 疾病救護。到達現場後,我拿著攜帶氧、 急救包以及AED 上樓與患者接觸。電梯到 達該樓層時,我聽到從屋內傳出家屬哭泣 的聲音,心裡便想:糟糕了!有種不好的 預感。
因應COVID-19 疫情擴大,雙北地區於 110 年5 月15 日提升第三級警戒。臺北市柯 文哲市長立即指示消防局自5 月16 日起開始 執行快篩陽性後送任務,調度內湖、福安分隊 中型巴士作為防疫巴士。
依臺灣民間說法,於媽祖遶境時,若能讓鑾駕 停駐越久越能得到更大庇佑。因此常見信眾在地面 鋪滿鞭炮、懸掛煙火瀑布,甚至用板車裝置各式高 空煙火炮筒「阻攔」,希望「留」媽祖鑾駕久一點 時間,即使深夜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