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9月號
火災一直是國人難以預防的意外災害之一,然而,許多人還停留在「火災發生時,應該躲在浴室等有水的地方等待救援」的錯誤觀念裡,許多民眾甚至專業、高階人士對於防災的觀念甚至比小學生還要陳舊。因此,讓高階乃至專業人士(如:醫療人員)學習正確的防災知識,絕對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臺南座落在南臺灣西南,西面臺灣海峽、東臨中央山脈,南、北分別與高雄和嘉義為鄰。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平原面積全臺最廣、耕地面積全臺最多;而且氣候四季如夏, 非常舒服宜人。民國 99 年 12 月 25 日,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轄區幅員多達 37 個行政區域,總面積 2191 平方公里,今年 6 月統計人口總數已經超過 188 萬人。
人有旦夕禍福,意外總是來得又急又快,當遭逢不幸時,您或許尚未準備好,但有一群人總是備戰此刻,為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分做足努力,他們正是全年無休的消防員,謝謝他們撐起城鎮中無形的防護網,緊緊抓住救命的黃金時刻,為表達謝忱並讓社會了解第一線工作的辛勞,本次人物專訪 2020 年績優救護得獎機關─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邀請緊急救護科簡鈺純專員分享,如何在地狹人稠的臺北,運用有限的資源將救護能量極大化。
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為緊急救護中棘手案件,早期給予高品質心肺復甦術(CPR)是救活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之關鍵。
依據「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儲存處理場所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 4 條第 3 項規定之液化石油氣屬易燃氣體,為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中極容易接觸到的民生必需燃氣,另液化石油氣販賣場所(即俗稱之瓦斯行)及串接使用場所(即液化石油氣容器串接使用量達 80 公斤以上之營業場所,如餐廳、小吃店等),遍布於生活圈周遭,倘相關場所發生災害,極易對群眾造成影響。目前在我國現行法令之管理辦法中,已針對上開場所之位置、構造及設備等訂有相關安全規定,以維護場所之液化石油氣販賣及使用安全。
109 年 6 月 30 日一早,充滿活力與熱情的義消中高階幹部共 65 人來到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報到,成為「義消高級幹部講習班(第 20 期)」的學員,接受為期 2 天 1 夜的義消高級幹部講習訓練,為將來擔任義消領導幹部預作準備。
現今的火災搶救訓練,大多以燃燒櫃搭配瓦斯、木材等等方式來執行,使用木材方式可以觀察到火勢成長過程、滾燃、中性帶及閃爆燃等火災行為,使用瓦斯方式則可練習如何針對火勢進行壓制及撲滅。
消防人員屬於美國國家肌力及體能協會(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NSCA)非部署戰術運動員之一,與職業運動員有顯著性差異,如無法預料火災、救助等發生時間,同時任務途中須保持高度警覺及充足體能以因應破壞、傷患與器材搬運、滅火攻擊、人命搜救、周界防護等作業,規劃合理訓練量、配合可用時間之週期化訓練,以保持及強化體能發揮於救災3 任務需求。
臺灣位於熱帶及亞熱帶上,加上地球暖化加劇,夏季白天的氣溫屢創新高。在高溫環境下從事戶外活動,常常因為沒注意防曬措施及適時補充水分,導致熱痙攣、熱中暑和熱衰竭等熱急症情況發生。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自去年開始辦理義消進階訓練,使義消學習救災技能、熟練救災技巧,以強化義消戰力,今年訓練著重於入室梯間佈線及延伸水線撤出自救,這些看似簡單的訓練,往往最難以實現完美的操作。
「1 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 1 群人可以走得更遠。」美崙分隊為 1 個靠海市郊的 8 人分隊, 自加入第 1 位高級救護技術員 EMT-P 之後,精實的救護訓練提升分隊裡的團隊合作精神,拯救眾多生命。在良好氛圍的薰陶下,許多同仁陸續加入亦或是在分隊期間經過培訓, 高級救護技術員從 1 位擴大到 8 位,並分發到各分隊,繼續將救護合作的精神傳承下去。
7 月 27 日 10 時 29 分,彰化縣消防局第四大隊北斗分隊中的電話鈴聲響起,民眾報案指稱北斗鎮斗苑路一段○○○號附近有濃厚的瓦斯味,值班人員立即回報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由小隊長率員攜帶五用氣體偵測器前往事發地點,並同步聯絡欣彰天然氣公司調閱相關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