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7月號
內政部消防署(以下稱消防署)於86 年9 月辦理「第一屆署長盃緊急救護技術操作評比」, 原想藉由互相觀摩與比賽,讓各地消防機關能夠 注重維持救護技術的水準,並隨時複習救護基本 技能,使技術評比與實務操作結為一體,卻意外 發現臺灣各地消防機關選手有不同的救護技術操 作,因此緊急救護組技佐周雍華在組長吳昇源的 支持下,依據美國受訓內容訂出消防署最早的 「緊急救護標準技術流程及情境」
由美國國家標準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NBS)針對木堆架燃燒試驗(1962, Gross)及油盤火災的燃燒實驗(1983, Babrauskas)的技術報告,得以評估燃燒模型的熱釋放率。因滅火器的滅火效能取決於可以撲滅的火勢大小,也就是與熱釋放率(Heat Release Rate, HRR)有關,故須了解各標準的可燃物種類及數量(火載量)等條件。
內政部於99 年5 月19 日,總統華總一義字 第09900123141 號令修正公布「消防法」第6 條 第5 項規定:「不屬於第1 項所定標準應設置火 警自動警報設備住宅場所之管理權人,應設置住 宅用火災警報器並維護之;其安裝位置、方式、 改善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為因應中央政府計畫將彰化縣鹿港鎮列入鹿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考量鹿港地區擁有悠久歷史 古蹟及特色美食文化,勢必成為眾所矚目的旅遊 熱門景點,面對可能帶來的眾多人潮及固有老街 狹窄、車輛不易進入搶救等特性,強化老街、廟 口商圈自主防災應變能力便成為維護公共安全的 首要任務。鹿港商圈內坐落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蹟及寺廟,屬於國寶級的資產,需要用心的維護, 除了避免古蹟、寺廟本身發生火警,若遇其鄰近 建築起火,也能有正確防護避免其受到延燒。
近年接二連三發生高雄氣爆、復航空難、八仙塵爆、臺南地震維冠大樓倒塌、松山火車站爆炸案及國道遊覽車翻覆等大量傷病患災難事故, 其中以八仙塵爆最為嚴重,現場約有500 位傷患。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精神,假定在市區發生數百人的大量傷病患災難事故,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人員在第一時間除妥善運用有限資源搶救最多傷患外,因傷患人數眾多,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莫過是即時的傷患人數統計。
106 年 4 月 10 日上午,值班臺傳來緊急廣播聲 :「火警 ! 火警 ! 趕快出動 ! 趕快出動 !」,當班的所有同仁瞬間繃緊神經,迅速往樓下移動。事故為轄內某處竹林發生雜草火災,第 1 梯次派遣 1 輛消防車及 2 名人員出勤,並以最快的速度著裝出發。
憑著對救護的熱情及興趣,筆者於 97 年 4 月加入了南投縣消防局第一大隊雙冬分隊的鳳凰志工隊,期間因為兩次懷孕生產而缺席了許多次出勤救護,雖然 2 個月的定訓都相當扎實,但少了實際的出勤經驗,總是不太踏實。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頒獎典禮」暨「2017 智慧城市展」於 106 年 2 月 21 至 24 日,在臺北市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桃園市政府消防局提報「智慧消防、行動派遣 119」APP 代表桃園市政府參與競賽, 經過兩輪的評審作業,一路過關斬將闖進決賽, 並在「智慧政府」領域拔得頭籌。
對於天然與人為所造成的巨大災害,搶救工作分秒必爭,救災、防災工作絕非單一團體的力量能獨力完成,除了政府的人力及資源外,民間災害防救團體的每一位協勤夥伴,都是 搶救的重要戰力,也是消防密不可分的夥伴。嘉 義縣水上救生協會成立多年,理事長呂文正秉持 著「人溺己溺,自救救人」的宗旨,積極推展相 關救生活動及安全教育工作,並於風災、水患、 火災、車禍救助或土石流災害發生時,積極協助 縣府及民間單位進行救災。
此外,本次訓練較特別的是,參訓人員除基隆市 4 名消防人員外,其餘皆為他國救災相關單位所派遣的救難人員,其中包含香港民眾安全服務隊(Civil Aid Service)成員 2 名及泰國警義消人員 6 名,共 12 名人員參訓,在語言及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形下,更增添訓練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