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6月號
我國歷經88 年921 大地震災後,政府為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本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的態度,除了悼念地震中逝世的災民與警惕自然災害的威脅,並於89 年訂定每年9 月21 日為「國家 防災日」;消防署也修訂災害防救法第16 條「為處理重大災害搶救等應變事宜,內政部消防署應設 訓練中心」,以落實緊急應變防災、救災人員等教育訓練。
行政院為有效整合運用救災資源,統籌及調度國內各搜救單位資源,執行災害事故之人員搜救與 緊急救護的運送任務,於89 年7 月24 日成立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以下簡稱國搜中心)。
105 年全國消防機關受理到院前緊急救護件數占平均勤務件數87%以上[ 註1]。因此,緊急救 護案件態樣統計分析,不僅可了解一個城市人民的救護趨勢、切身需求與未來期許等
依據「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公務車輛 交通事故處理原則」第4 點第7 款:除輕微擦撞 且無人受傷之車禍外,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應填具 交通事故處理(通報)單,傳真至消防署核備。 爰依上開直轄市、縣(市)指揮中心回報之交通 事故處理(通報)單據以分析,輕微擦撞且無人 受傷之車禍,倘未回報交通事故處理(通報)單 則未納入本次分析。
醫療政策不但事涉公共衛生,也影響醫療照護環境消防安全,甚而影響病人安全,以健保給付為例,小型醫院因健保支付較低,多數選擇轉型做慢性病照護等醫療低風險的服務,但以防火安全條件較差的既有空間,收容長期臥床且毫無行動能力的病患,讓醫院火災人命風險提高
近年隨著民眾重視假日休閒活動,帶動國內旅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國內旅遊於公路上首選的交通工具為大巴士(遊覽車),高載客量是主要特點,但發生遊覽車事故時,死傷人員也較其他車種嚴重。
依據科技部105 年3 月公布「我國地震防災 科技之研發與落實」研究報告顯示,苗栗、臺中、 彰化、南投、雲嘉南、恆春半島、花東等地區未 來50 年將是烈震高機率地區,臺灣花東地區及 西半部災情相對較為嚴重。爰此,強化全體緊急 事務管理人員面對不同環境中的巨災應變決策能 力,已至關重要且刻不容緩!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於105 年12 月10 日晚間9 時25 分接獲民眾報 案表示,1 名老翁疑似於土城山區內走失,家屬 擔心老翁安危,遂請求消防局協尋。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於106 年2 月5 日晚間7 時23 分接獲民眾報案 表示,臺北市南港區四獸山(臺北市熱門登山路線之一)有1 名民眾(男性,約86 歲),於5 日上午前往山區種植蔬菜後失聯
記得「欲火狂徒Point of Origin」電影片頭畫 面是經驗豐富的火災調查員John Orr 剛到 火場進行勘查,當他環顧四周時,瞬間火災燃燒 過程倒轉,民眾避難逃生情形及火勢發展延燒路 徑全都歷歷在目
災害搶救有日漸複雜化、多面向的特性,不管任何地區,都應針對自身區域特性擬訂救災策略,因此基層必須增強整體應變能力,做好轄內場所「災害應變」,災害發生時才能井然有序的應變。
依據內政部消防署火災起火原因進行數據統 計分析,105 年由電氣設備類所引起的火 災數高達608 件,達32.8%,是所有火災種類起 火原因的第1 名,因此民眾在使用高發熱量的電 器用品時須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