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4月號
鑑於國內外化工及石化產業的危險化學品 洩漏造成爆炸事故頻頻發生,導致製程設備及 人員的重大傷亡及財產損失,本期特別專訪自 民國 89 年起即接受內政部消防署邀請,參與 液化石油氣容器定期檢驗場評鑑的中華壓力容 器協會楊禮彬副處長,跟民眾介紹何謂壓力容 器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液化瓦斯。
全球擴散傳染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因疾病傳播特性等尚未確切 明瞭,控制此項疾病之傳播有賴於適當的感染 管制措施。
基於急性心臟照護與心肺復甦的進展,及汲取戰場上創傷照護的經驗,歐美等國自 1960 年代 起積極發展社區的緊急醫療救護體系,大幅提升急症與創傷的存活率。重點內容包含救護資源的 運用正當性、提高救活率及康復出院率、複合型災害及大量傷病患之應變機制等,藉由高層次的 團隊合作、溝通能力及專業態度,才能在高張力的工作環境下持續推動到院前緊急救護的發展。
臺灣四面臨 海、雨量豐 沛, 大(小)河 川、溝渠、湖泊、池塘等各式水體密布,與人 民生活密不可分,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近 5 年(從 104 年 1 月 1 日起至 108 年 12 月 31 日 止)臺灣地區消防機關執行水域事故救援案件 資料,收集事故案件及事故人員等數據,本文 就案件數與人數、事故原因、事故場域、月份 與時段及多人事故等資訊分析,並針對 108 年 政策督導及議題進行探討,以作做為後續推動 政策之參考。
以往當轄區發生山域事故時,由於行動裝 置訊號極為不佳,搜救人員需要攜帶衛星電話 做為搜救行動之訊息傳遞。早期的國際海事衛 星(INMARSAT)系統行動電話除了笨重外, 使用前需判斷方位及調整天線仰角,開啟電源 等待連線完成後方可撥打電話,後來發行了方 便攜帶手機型態之通話裝置,外型與行動裝置 相似,不同的僅有天線,使用上仍需稍微判斷 方位,但收訊較不穩,而且最令各縣市消防單 位頭痛的,就是其通話費用相當高。
打火機是平價且容易取得之火源,今日已深入民眾日常,然而生活之中,可能因打火機本身 瑕疵、老舊、劣化或使用不當等因素引起火災或爆炸,輕則造成財物損失、重則導致人命傷亡。 本文特別探討簡易型打火機之使用安全,認識簡易型打火機之構造及應用,並以火災案例分析探 討,宣導安全使用打火機,加強民眾防火防災觀念,以降低火災意外發生。
彰化縣消防局 GPS 車輛管理系統於 102 年啟用至今,率先導入車輛引導功能,指揮中心每 年對實務運用上進行擴充,例如水源結合車輛管理系統、google map 行車路徑導航功能等,另也 思考如何來減輕實務操作時的負擔。
彰化縣消防局第四大隊鑑於轄區內濁水溪 因地理走勢南北狹長,造成河道落差極大,午 後雷陣雨及颱風易造成河水瞬間暴漲,河岸農 民及遊憩民眾受困沙洲遭大水沖走事件屢見不 鮮,為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及有效提升消防 人員執行急流救溺勤務之技能,規劃 3 天的訓 練課程。
桃園不僅在臺灣各都市的評比中多次名列 前茅,且一直都是眾人眼中的宜居美好城市。 然而因人口密集及高科技廠房林立,對於在桃 園服務的消防員而言反而是一種磨練。
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衛生福利部疾 病管制署宣布國內病例,雖然病例已在掌握之 中,但臺北市政府消防局仍不敢輕忽,119 救 護人員為第一線接觸可能遭感染肺炎之患者, 已要求所屬救護人員執行救護遇有疑似個案務 必落實戴上手套、N95 口罩、面罩 ( 或護目鏡 )、 隔離衣及髮帽之個人標準防護,並於返隊後確 實將救護車清潔消毒及人員清潔,落實感染管控。
彰化縣消防局第二大隊田中分隊為提升通 訊系統緊急狀況應變能力,確保停電時分隊能 夠正常接受勤務派遣及指揮通訊無線電, 109年 2 月 5 日於分隊車庫內集合所有在隊同仁,實施 119 備援網路暨無線電不斷電訓練。
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 彰化縣消防局第一大隊彰化分隊於 109 年 2 月5 日辦理模擬載送患者措施救護演練,參考「疾 病管制署緊急醫療救護人員載運嚴重特殊傳染 性肺炎病人感染管制措施指引」,除辦理桌上 型演練外,同仁實際穿著防護衣並運送至救護 車模擬,以強化 EMT 救護人員自身防護措施 及預防傳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