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3月號
在106 年的119 消防節前夕,一批懷抱滿腔熱血的青年踏入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以下稱訓練中心)報到,成為了105 年消特班學員,並開始接受為期1 年的各式消防專業知(技)能訓練,為擔任正式的消防員作準備。105 年消特班學員在為期1 年的教育訓練期間,將依序接受「預備教育」、「消防專業訓練」及「職前講習」等3 階段的訓練洗禮。
內政部依據災害防救法第48 條,訂定「風災震災火災爆炸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以下簡稱本標準),律定民眾遭受風災、震災、火災或爆炸災害,致損害重大,影響生活,由政府發給相關災害救助金,以維持其個人或家庭基本生活,其中針對房屋受災達到不堪居住之程度之受災民眾,可申領每人新臺幣(以下同稱)2 萬,每戶以5 口為限,最高10 萬元之「安遷救助金」。
「義勇消防組織」係指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消防法編組當地住居民,施以消防專業訓練並定期考核之團體,其成立宗旨係協助消防單位進行搶救災害、緊急救護與防火(災)宣導等工作,是一支重榮譽、守紀律的隊伍,也是全國最早,消防界最龐大的組織。
近年來,由於休閒意識抬頭,登山活動興起,郊山攀登健行成為都市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登山運動的風行帶動正面的健康文化,在此同時,民眾卻往往輕忽了山域活動的安全。很多民眾由新聞媒體網路得知登山資訊,但常常忽略了事先應做好的行前準備,穿著適當的衣物、攜帶手電筒、飲水、乾糧、地圖、指南針等裝備,也不熟悉路徑,未做足功課就貿然上山,提高在山區迷途甚至受困發生山難的可能性。
基於現今的火災現場型態,隨著火災型態的 多變,火場環境資訊更顯重要,如何利用事先蒐 集的火場資訊,提供火災搶救應用,將是以「人 命優先」、「安全第一」為目標的火災搶救作戰 首要目標;火災搶救除要「善戰者,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外,災後的檢討改進更屬必要, 以往都採用2D 的甲、乙種部署圖,作為災後檢 討的參考依據,可見消防界對災後檢討精進的重 視,如何有效提升災後檢討、精進效能,亦是現 今重要的課題之一。
由於建築方式的便利性,鐵皮鋼骨結構常為民眾所選擇的建築方式,其優點在於構築方便、迅速及耐震,能因應各式面積與建築地形。但鋼骨鐵皮建築物經過燃燒後,造成通風性良好,且鋼骨鐵皮建築物常以美麗板裝潢,火勢一旦起燃後,瞬間猛烈成長,致使建築物內部人員無法避難,而造成嚴重傷亡。以下就臺南市近年來鐵皮屋火災造成死亡案例進行分析,提供防範對策參酌,避免類似案件再度發生。
面對複雜多變的資訊時代以及網路全球化的挑戰,妥善運用資訊設備已成為組織與機關內 最重要的創新關鍵資產。在越來越依靠大量的電腦主機與網路處理公務的消防單位,一旦當主機 或網路產生異常狀況甚而停機時,往往資訊及網 路管理人員是被動通知的,如無法於第一時間立 即處理異常狀態,不但影響救災救護勤務,也令回復正常運作時間延宕。
火災現場分秒必爭,從受理報案到消防車出動都是以秒計算,嘉義市105 年12 月29日,友忠路○○巷一處民宅發生火警,消防車到達現場時已有濃煙竄出,並傳出有一對10 歲、11 歲的小姊弟受困3 樓,所幸消防人員及時將兩姊弟救出,未造成傷亡。
民眾對於燒燙傷的概念,從沖、脫、泡、蓋、送的安全宣導標語開始,長久以來就深植人心,但往往民眾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防的概念」。對嬰幼兒來講,該如何預防孩童受傷,是面對兒童創傷損害最重要的觀念,也是長久以來對於家長或照護者來說首要關心的課題。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於105年12 月15 日晚上○時○分接獲民眾報案,指稱林口區頭湖○號發生鐵皮屋工廠火警,現場火勢猛烈、濃煙密布。指揮中心立即派遣文化、林口、德音、中港、五股、泰山等鄰近分隊前往搶救,由轄區第二大隊大隊長擔任指揮官,合計出勤各式消防車56 輛、消防人員152 名前往搶救。
假日時光,來到五股享用觀音山道地的竹筍大餐時,不妨往旁邊一望,坐落在臺64線快速道路的觀音山隧道,98 年啟用,全長2,590公尺,連接五股與八里兩個行政區,串聯了臺北港與新北市繁忙的運輸網,更可做為大臺北地區至桃園國際機場的替代連外道路,可說是相當具有建造意義的長隧道之一,與國道5 號的雪山隧道(全長12.9 公里)、彰化的八卦山隧道(全長5 公里)齊名。
此次活動由屏東婦女宣導隊所帶來的精采預防性的防災宣導作為開頭,接下來消防人員單項戰技演練,包括圓盤切割器、油壓破壞剪、軍刀鋸及關東梯的操作。最後演練才正式開始,狀況假設屏東市民生路上屏東縣演藝廳因設備用電過載導致電線熔斷引起火災。而廳內正有許多欣賞表演和參觀之民眾在其中,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