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以下簡稱訓練中心)位處南投縣竹山鎮社寮社區,基地面積約109 公頃,是一座兼具教育、訓練、生態及環保的消防訓練基地,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之消防訓練中心。銜奉「預防火災」、「搶救災害」、「緊急救護」之消防三大任務,訓練中心受警專委託辦理109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訓練,特考班學員在此除了接受完善的職前訓練之外,更享有優質的生活環境。過程中透過團體合作、嚴格紀律以及災害情境的考驗,鍛鍊出學員們強健的體魄、團隊精神以及面對災害時的勇氣與智慧。
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以下簡稱訓練中心)位處南投縣竹山鎮社寮社區,基地面積約109 公頃,是一座兼具教育、訓練、生態及環保的消防訓練基地,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之消防訓練中心。銜奉「預防火災」、「搶救災害」、「緊急救護」之消防三大任務,訓練中心受警專委託辦理109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一般警察人員四等考試訓練,特考班學員在此除了接受完善的職前訓練之外,更享有優質的生活環境。過程中透過團體合作、嚴格紀律以及災害情境的考驗,鍛鍊出學員們強健的體魄、團隊精神以及面對災害時的勇氣與智慧。
林聰吉局長從民國88年3月18日便調升成為南投縣政府消防局局長,在分享多年經營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的心得時,首先提到了南投縣的地理特色,南投縣位居台灣地理中心位置,全縣面積僅次於花蓮縣且地形崎嶇多山,地質脆弱,並有車籠埔斷層這個第一類活動斷層通過縣內。
Safety Should Never Be Compromised on an Interview with Cai, Chuofang, the Leader of the Disaster-Prevention Team of the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本文將簡述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及原理,藉由太陽能發電火災案例之探討,發現此類火災原因之共通點,說明使用太陽能發電之注意事項,並提供預防此類火災發生之方法。
應實施防管理場所定期應製作消防防護計畫、規劃自衛消防編組,並且每半年進行滅火、通報及避難引導演練1次。由於以上演練經常影響場所正常營運,導致每半年一次的講課、滅火器操作、起火逃生演練,已經逐漸變成行禮如儀的例行公事。
閃燃(flashover)和爆燃(backdraught)1是消防人員熟知的火場兩大危害(hazard)。閃燃現象一旦發生在火場,火場內大部分的可燃物將會在短時間內被引燃,並到達燃燒最盛期,火場溫度及燃燒熱釋放率將會遠遠超過消防衣帽鞋所能防護的範圍。爆燃發生時,其燃燒產生的高溫及熱釋放率,甚至會超出閃燃的最大值,並且可能伴隨爆炸現象,並對消防人員帶來致命危險。
110年01月08日上午08時至10時,埔心舊館國小師生50人前來彰化埔心分隊參訪,埔心分隊設計出四站闖關的方式,將日常中用火、用電及CPR等知識宣導內容,融入闖關過程中,傳達給前來參訪的每位師生。本次參訪藉由闖關活動宣導、更新埔心舊館國小師生們用火、用電及火場逃生之觀念,並配合全民CPR運動,實施CPR的教學與實地操作。
「學術研究貴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標。」 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益求新的醫療新知與嶄新儀器的研發,該如何讓救護教育訓練模式煥然一新,成為目前熱切的教育訓練問題,救護必須:以品質為導向、以教育為手段、以效率為核心、以全力搶救患者生命為目標,為此新營專責救護隊披荊斬棘地開始這項創新計畫,希望營造一個易於學習的環境,並建立分隊不斷進步的文化。
109年9月6日凌晨1時 03 分,屏東縣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獲報,指稱鹽埔漁港有漁船冒出黑煙。指揮中心立即派遣轄區內之新園分隊及第三大隊部,並由大隊長帶隊,且與東港、南州、林邊、崁頂等支援分隊車組後,續加派其他支援分隊化學消防車、空壓車及聯繫海巡單位船艇前來支援,共計消防、救護車共22車40人及船艇迅速趕抵現場搶救。
東京消防廳依據近年來發生在日本的地震損失調查報告,統計出在地震中受傷的民眾,約有3成到5成是由於家裡的家具在地震時翻倒、掉落的原因而造成傷害。 從2003年宮城縣北部地震,及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調查結果開始,在2004年到2005年間,日本為了減少地震發生時在室內受傷的民眾,設置相關委員會進行防止家用家具、家電產品、辦公家具的翻倒及掉落對策的實驗與檢討,並在2006年3月公布了防止家具翻倒的具體方法。
110年1月1日約晚上9點,松山機場計程車司機副總召王光平,一如往常排班。等待的過程中和同事聊天時,忽然聽到有人大聲疾呼,他立刻趨前查看,發現自己另一個同事已倒在地上。他過去確認是否該名同事有無意識及呼吸心跳,發現該同事已呈現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狀態。情況危急下,他立刻開始並不間斷的進行高品質壓胸,並請身邊人員撥打119,持續壓胸直到後續救護車到達,再由專業的救護技術員接手,送醫後患者恢復呼吸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