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2月號
消防署107 年12 月11 日辦理「107 年超越消防科技救災論壇」,科技、網路、大數據帶動社會劇變,消防救災更需要與時俱進,消防人員需要創新的技術、新型的設備,以科技救災的方式來增進搶救的效能及消防人員的安全,消防署盼能建構消防救災裝備器材之創新及參與討論平臺,共同研創救災科技及展示最新救災裝備器材,增進搶救效能並提供救災人員更安全的保障。
106 年8 月22 日臺北市長柯文哲至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參加外勤消防隊員的便當會,會中隊員們針對消防勤務業務、住警器宣導及消防廳舍駐地等均提出許多建議,市長當場承諾會請相關單位儘速研議辦理,會後柯市長馬不停蹄地到了第二救災救護大隊樓下駐地莊敬分隊進行視察。
緊急救護勤務一直以來都占消防勤務類的絕大部分, 隨著社會型態演進與人口結構改變,第一線救護人員面臨的狀況日益多元,救護案件逐年遞增已經是普遍性的趨勢(如表1),且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告最近(105 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依舊高居第2 名(如表2)。
消防署106 年度起積極推動「義消組織充實人力與裝備器材中程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以協助地方政府提升義消組織「質的提升」與「量的增加」,全面強化全臺義消組織能量,期使地方義消組織因應時代變遷需求且永續經營,執行至107 年逐漸展露成效。
消防救助工作包羅萬象,舉凡火場人命救援、車禍脫困、水域救生、山域搜救、化學災害搶救、倒塌建築物支撐等都屬於救助範疇,加上氣象變遷、快速化社會環境,救助形態十分多元,隱藏風險亦相對提高。
臺灣的緊急醫療救護系統(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 EMSS),迄今發展已超過20 年,相較於美國及加拿大地區,臺灣的 EMSS 仍是年輕的領域,有許多發展的空間。
腦中風(stroke), 或稱腦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係因血栓(thrombosis)或栓塞(embolism)問題,導致腦部血管阻塞,或因腦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性腦中風。
107 年0823 豪雨災害降下連日豪大雨使南臺灣遭受嚴重水患,各地都有嚴重淹水災情傳出,輕則水深及膝,重則房屋滅頂,造成民眾莫大損失, 但是就在我們關心淹水災情的同時,是否有留意到火災案件也變多了呢?或許大家會覺得奇怪,不是有一句話叫做:「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嗎?既然下雨天溼氣重,應該不容易發生火災才對,怎麼火災案件反而增加?其實原因就出在與現代人生活最親密的電線上。
臺北市轄內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年吸引逾400 萬名遊客登山踏青,由於山區範圍廣大,經常發生迷失或跌落山谷等意外,需要消防和義消人員協助搜救,因此臺北市義勇消防○○大隊○○中隊成立山仔后義消山搜分隊,以利即時協助受難民眾。
為鼓勵全國參與到院前緊急救護技術之人員技能交流,因應緊急事故現場的初步處置,以協助維持傷病患到院前生命徵象之穩定,由社團法人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主辦內政部消防署指導的「107 年度第6 屆全國呼吸道插管暨心肺復甦術競賽」,於107 年12 月16 日上午8 點30 分在臺北市士林區運動中心5 樓舉辦。
為讓各級機關、民間企業、社區民眾更了解縣府防災工作執行方向及成果呈現,新竹縣政府消防局與深耕計畫協力團隊於107 年即著手規劃擴充「新竹縣災害防救資訊平台」,預計於108 年完成,期能讓網頁更加多元並符合新竹縣在地化需求。
107 年921 國家防災日,內政部依據科技部「大規模地震模擬情境案」,模擬北部山腳斷層南段錯動發生規模6.6 地震,造成大臺北地區大量建築物倒塌、人命傷亡及受困,首度辦理大規模震災消防救災動員演練,由新北、臺北及桃園市政府分別於轄內開設8 處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並調度全臺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消防局及國軍等救災單位支援災區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