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2月號
119,這簡單好記的三個數字,也是國人在遇到緊急危難時腦袋裡第一組浮現的數字。而這3個數字背後的意義,代表著無數的消防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火災、震災、風災、山難等天災人禍下的寶貴生命;是隨時待命,一通電話即刻出動的敬業態度。消防人員的精神,正如同浴火昂揚的鳳凰,在苦難中仍展現人性最美的光輝──發光發熱,捨身救苦。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葉顯彬任職消防工作已近29個年頭,回想起二十多年前一個對未來充滿好奇、理想的年輕小伙子,自幼就秉持人定勝天,期許自己能「運命」。而消防志業是最能發揮救苦救難、掌握自己生命與命運的工作,因此一腳踏進消防領域。陸續於臺北市特種分隊、中山分隊、第二中隊、圓山分隊、延平分隊服務,一路走來面對無數的挑戰與考驗,一切得以平安順利,心存無限感念。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119救災救護指揮科,於民國100年11月O日中午接獲民眾報案,指稱嘉義市民族路與忠義街口前車禍救護,有民眾受傷情況危急,獲報後立即派遣第二分隊出動救助器材車及救護車前往處理。
奮起湖,鐵道、便當、老街,聚落三面環山地勢低,中間低平,形如畚箕,雲霧環擁如湖,故稱奮起湖。早期為阿里山森林鐵路貨物和木材的最大集散地,因具有獨特的鐵道文化,和鐵路便當、愛玉、火車餅等點心而享盛名,加上豐沛的自然森林美景,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
「自然排煙」之原理,係指於建築物上方建立開口,利用煙囪效應使冷空氣由建築物下方開口流入,高溫濃煙自上方開口排出之方法。「強制排煙」則係於建築物室內先行設定排煙路徑,路徑必須設定有進風口及出風口,利用排煙機或水霧進行機械式強制排煙。自然排煙或機械排煙可運用於一般住宅、工廠或複合用途之場所,消防人員於執行火場排煙時,應優先選擇自然排煙,其次為強制排煙。
火災調查人員接獲出勤通知時,即須著裝出勤並隨時掌握及接聽無線電通報之現場相關訊息,到達現場前沿途觀察與記錄火災現場產生之火、煙顏色及特殊氣味等現象;到達後了解消防人員初期滅火佈線及相關搶救行為,並進行現場燃燒後各種痕跡現象之勘查紀錄,及火流延燒路徑之研判分析,繼而清理與復原判定起火處及起火原因。
98年的莫拉克風災與99年的凡那比颱風重創了南台灣,給了台灣人民及政府對於防避災有不同的體認,現今不只是就災難來臨時政府救災的動員速度與整體戰力而論,而是必須建立更有體制的防救災體系,落實到防災社區的設置。
99年5月19日總統令修正消防法第6條條文,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內政部消防署網站上即大力宣導民眾裝設,使民眾對此一消防設備開始重視。
實施自衛消防編組演練是為了落實從業場所平時火災預防作為,依場所使用特性、防火避難設施、燃氣設備及消防安全設備之設置等情形,實施預防管理編組,人人皆應負起火災防制之責任。大甲區誠岱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為了強化員工於火災初期之應變能力,發揮早期預警、即時滅火與有效疏散之功能,特於去(100)年10月17日下午1時至5時全廠停工,實施自衛消防編組演練,並由大甲婦宣分隊姊妹進行員工防火、防災宣導及大甲鳳凰志工進行CPR救護宣導。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第2大隊第2分隊,為增加市民防災意識,建構安全健康城市,特於去(100)年12月17日上午8時至12時由隊員黃冠穎、柯惠恩於文化公園,配合環保局愛嘉市愛地球-節能減碳及資源回收活動,實施防火、防災、液化石油氣供氣定型化契約,及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等宣導工作,教導民眾各項常識與避難逃生器材操作要領。
記得前(99)年年底五都市長選舉過後不久,有一天從新聞媒體報導得知新當選的臺南市市長賴清德禮聘內政部消防署副署長李明峯擔任臺南市政府消防局局長。由於李副署長是筆者多年的好朋友,也是過去各部會代表進駐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時督導我們業務的長官;在筆者退休時,李副座代表葉署長率同內政部消防署多位主管及同仁到氣象局為筆者祝福並致贈珍貴禮物。
民國100年12月7日晚間約8時整,接獲南投縣政府消防局指揮中心通報,有1名登山客褚先生(年約60歲、瘖啞人士),自12月1日入山至今音訊全無,其女兒報案請求協助搜尋,聲音相當緊張無助。當下,腦海中浮現1人夜間獨自於山上之情形,一襲漆黑的布幕籠罩山中的世界,黑暗中不知道任何方向,若是沒有辦法取火,沒有光明會令人多麼驚恐,況且這次的對象是1位瘖啞人士,無法言語也聽不見任何聲音,只能靠著雙眼來感受周遭的情形,想到這裡,自己也由不得的打了個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