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11月號
氣體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變成液體呢? 1908 年荷蘭低溫物理學家海克 ‧ 卡末林 ‧ 昂內斯 (Heike Kamerlingh Onnes) 透過溫度的改變,成功的把氦氣轉變成液化,為往後的科學領域增添新的數據。
今年的 9 月 17 日上午九點 21 分,手機發出劇烈的地震通知聲。這是今年地震速報演習的項目 之一,測試臺灣現有的預警設備是否能達到有效的通知;也是每當臺灣發生地震災害時,所有的民 眾會接收到的訊息。
2021 年 IRO 國 際 搜 救 犬 組 織 (International Rescue Dog Organization, IRO)認證的全國災害搜救犬評量檢測順利又圓滿的落幕了,恭喜今年順利通過考試的可愛考生們,在與領犬員的默契搭配之下有完好的成績。
各級消防機關所設 119 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簡稱:119 救指中心) 有如消防大腦中樞,統籌指揮、調度、管制及聯繫救災、救護任務
近年來我國人口結構逐漸由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長期照顧 機構等類似用途場所需求日益增加,而這類場所的住民多為行動緩慢 或是行動不便的長者
98 年至 109 年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火災事故統 計分析結果,歸納出以下 3 點改進建議,提供強化 公共危險物品場所安全管理相關預防作為之參考
110年8月4日今年第9號颱風「盧碧」 生成,中央氣象局當日下午發布海上颱風警 報,然因盧碧颱風路徑詭譎多變,氣象單位也 提醒須小心致災性降雨
近來全球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及綠能科技的 進步,兼具快速、穩定及節能的電動車是愈來 愈多民眾代步工具的選擇。
大量傷病患平時並不常發生,但發生時 現場快速應變極為困難,除了需要提供許多 資訊回報、建立 ICS、檢傷分類患者、治療患 者及患者後送順序
眼看著近日本土 COVID-19 疫情爆發,每位消防同仁無論在執行救災或救護時,都可能暴露在危險之中,比較常遇到的還是救護勤務,如果是出勤前就知道是確診個案
2015 年 3 月在日本宮城縣仙台市舉行 的第 3 屆世界減災會議(The Third United Nations 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WCDRR)通過 2015-2030 年減災綱領
發以來,桃園市確診人數亦陸續攀升,截至今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於 109 年 2 月份爆發並迅速蔓延全球各國,我國因立即實 施邊境嚴格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