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1月號
一、依據「數位國家‧ 創新經濟發展方案(2017-2025 年)」:行政院會第3524 次會議通過「數位國家‧ 創新經濟發展方案(2017-2025 年)」中
臺灣現代建築物內部常有聚合物質產品,如塑膠製品、合成纖維產品、泡棉等,燃燒時會產生極高熱釋率,加快閃燃發生速度,縮短消防人員在建築物內部的工作時間,加劇消防人員及災民的危害。
2019 年9 月24 日,新北市政府消防局EMS 第三季專題演講邀請到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 Nathan Cheng(Primary Care Paramedic,BC)分享當地的救護現況。
到院前心跳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108 年9 月21 日下午5 時許,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受理民眾報案,
民國88 年9 月21 日臺灣中部車籠埔斷層錯動引發芮氏規模7.3 地震,造成嚴重傷亡與損失
依據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於2013 年出版之《An Introduction to Exercises(IS─120.a)》
一種模擬災害發生時,體驗地方自治團體及地區居民所面臨到避難所營運狀況的「避難所營運(HUG)」防災遊戲,在日本全國逐漸推展開來。
臺灣夏天最常見的天氣就是颱風及午後雷陣雨,常發生於6 月至9 月期間,山區更常發生。
108 年6 月27 日天氣燥熱, 下午2 時26 分「救護!救護!臺南市北門區⋯⋯」又是令人腎上腺素上昇的廣播聲音,值班同仁趕緊至派遣電腦前點選確認並且通知同仁準備出勤。
一通無顯示來電號碼電話,另端婦人緊張的求救電話打破寧靜的午後,地點位於臺南市六甲區大丘里南勢坑紫湄宮附近溝壑,1名男性長者(年約71 歲身著白色橫條上衣長褲)跌落受傷待救,立即派遣該轄區六甲分隊出動消防、救護車前往救援。
近年來重大災害時有所聞,防災、防溺、防火宣導成為消防重要工作之一,畢竟事前防範,重於事後的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