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0月號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臺灣發生「921 大地震」(集集大地震),造成兩千多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以及十萬多棟房屋倒塌等的嚴重傷亡與損失,在臺灣人的心中留下深刻難忘的悲傷回憶。事後,政府決定將每年的 9 月 21 日訂定為「國家防災日」,哀悼紀念這場地震災難無辜受難的亡者,同時也警惕大家牢記教訓,正視嚴謹面對自然災害。
邀約採訪〔桃園市政府消防局 〔謝呂泉局長的這一天,朗朗晴空點綴著裊裊白雲,行道樹枝枒上的綠葉還隨著微風輕舞沙沙作響,桃園如同往常平安靜好。如果不特別說明,實在很難連結與想像,這座美麗的城市昨天才剛發生〔欣興電子 〔(桃園山鶯廠)火警。
時序進入秋冬,偶爾飄著細雨綿綿,更添歲月靜好。轟隆隆的雪山隧道過後,入眼的便是一望無際淨澈如鏡的蘭陽平原;空氣裡還留著豐田秋收的喜悅,輝映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巒,點綴著雲霧氤氳與山嵐飄渺,寫意秋颯如夢似幻的和諧。這樣的好山、好水、好時光,讓民眾心生嚮往,想要趁著秋涼外出踏青,紓解壓力並滌淨疲憊。於是,造訪宜蘭的人變多了!
發酵熱是來自微生物分解產生的熱量蓄積所致,冬天時鄉村有時會見到堆肥中冒煙的情況(如圖一),就是因為發酵熱的作用。
109 年 7 月 6 日,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大隊北投中隊秀山分隊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以下稱政戰學院)共同舉辦轄區頗具規模的 CPR(心肺復甦術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加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救護宣導活動,為期2 天的活動,參與人數達 8 百人。
桃園市位於臺灣的西北部,全市面積約為1,220 平方公里,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擁有多項重大公共建設,再加上有著臺灣最大規模的國際機場,吸引國內外廠商爭相前來投資,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帶動大量外縣市人口與外籍勞工移入,目前統計至 109 年 3 月為止設籍桃園市人口超過 225 萬人,隨人口的增加及經濟的發展,桃園市對於公共安全的重視亦逐年提升。
緊急救護現場狀況瞬息萬變,緊急救護員的唯一目標就是進行傷病患的搶救及治療並送至醫院做好交接,通常需要 2 位出勤的緊急救護員相互配合,因此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於 109 年 6 月份的 EMT-P 繼續教育課程特別邀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黃昭硯醫師擔任主課講師,帶來有關 TRM(Team Resource Management)團隊資源管理的概念,希望緊急救護員未來可將 TRM 的精神運用在緊急救護的現場上。
108 年 12 月 24 日 1 時 25 分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接獲倉庫火警勤務,消防人員抵達現場立即查看建築物四周外觀,未發現火、煙,小隊長經大樓管理員引導前往案發地點,發現已有濃煙冒出,立即回報分隊長,並部署室內消防栓水線,進室執行滅火攻擊及人命搜救。
漁船火災發生機率雖低,然一旦發生,無法像陸地上火災立即獲得額外救援,所造成的人命傷亡、財物損失將非常可觀,影響甚鉅。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於 109 年 7 月 17 日 9 時接獲報案火災發生,轄區內湖分隊接到派遣後立即出動人員車組前往搶救,出勤途中經由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無線電通知現場為鋰電池儲放場所,帶隊官有鑑於先前鋰電池火災造成消防人員受傷,先行提醒瞄子手、副瞄子手等救災人員謹慎檢視裝備穿戴是否完整,同時進行預部署指示救災人員以防止延燒為優先目標,並保持一定距離以策安全。
爆竹煙火之使用在我國歷史甚久,主要可分為消費者個人、民俗賽事及大型活動等三種施放類型,部分國人以施放爆竹煙火來營造熱鬧氣氛,當爆竹煙火施放越多,就象徵新的一年運勢越旺,在我國各項慶典活動中(如 : 臺南「鹽水蜂炮」、臺東「炸寒單爺」及苗栗「火旁龍」等 ) 爆竹煙火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爆竹煙火的主要成分含有氯酸鹽、過氯酸鹽、硝酸鹽、硫、硫化物、磷化物、木炭粉、金屬粉末及其他易燃物質,具有一定程度之危險性,故民眾購買及施放爆竹煙火時應特別注意安全,並遵守相關法令規定。
自 動 體 外 去 顫 儀(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讓施救者能立即為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的患者去顫,爭取急救成功的機率。AED 的使用對提升 OHCA 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有顯著效果。根據報導,我國 CPR 流程中,PAD 被使用率可能低於 5%,然而六都的統計資料,旁觀者 CPR 比例亦有逐年緩慢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