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能源的使用從煤炭、石油一路演進至現今太陽能、生質燃料,在這股時代的洪流下,電動消防車的概念也逐漸萌芽、實踐,儘管仍有許多不便等著我們去克服,但在消防人員心中卻是滿懷期待,相信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做到所謂的「科技救災」。
21 世紀科學家證實氣候變遷產生的影響已經相當緊急,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各國陸續提出「2050 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我國更是於2021年4 月22 日世界地球日加入宣示,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積極面對來自環境的重大挑戰。
這樣的改變勢必衝擊全球汽車產業,我國身為已開發國家之一更是首當其衝,我輩投身消防工作又怎能置身事外,應當思量未來國內消防車輛該如何順應時局,在兼顧救災效能及符合交通法令的同時,盡到環境保護的責任。
油電混合消防車及純電消防車
2022 年德國漢諾威消防安全展「INTERSCHUTZ」主題之一的電動車輛、裝備器材可謂是大放異彩,除了逐漸普及的電動破壞器材、數位式空氣呼吸器及正壓風機等,電動車的首次亮相引起世界各地消防單位的重視,有別於以往對於消防車是大型柴油車的既定印象,電動引擎與柴油引擎相較,有以下幾點變革:
一、車輛重心低,行駛穩定性更高,降低同仁出勤急駛時之翻車風險。
二、車輛起步時之加速度快,靈活性高,使消防車更便於行駛在交通繁雜的大都市。
三、車輪轉向幅度提升,使車輛有更小的迴轉半徑。
除前述變革外,電動消防車亦有低底盤設計、智能LED 照明系統、人員座艙活動座椅及多功能通訊系統,且前揭設計均可依消防單位所需進行個別調整,以符合各地消防人員實際救災所需。
電動消防車之完善
儘管電動消防車的發展已趨於成熟,但電動車本身仍具有以下幾項難題等待我們去突破:
一、電動消防車依其所搭載裝備及使用狀況,電源僅具約1 ~ 4 小時的續航力,若遇長時間救災,則仍須透過連接車上所備有之油引擎發電機充電。
二、完整充電時間長達半小時以上,明顯較柴油車加油速度慢;另充電椿之設置亦需評估駐地環境是否合適,若建築物老舊,相關線路配置恐有相當難度。
結語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中一塊不可或缺的拼圖,社會發展過程中伴隨許多新興問題的產生,面對這些難題我們需冷靜以對,透過科學、科技的方式去應對並化解,如電動消防車一般,那些從前我們不曾見過的,在未來都是一種可能,儘管電池作為動力來源仍受到使用時間及動力大小的限制,一路走來製造技術的上突破我們卻有目共睹,所以我們應保持開放的態度,持續耕耘消防這塊土地,去蕪存菁,並將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承、交流,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