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3月號
韌性是什麼?表現在災害管理上又是什麼概念?儘管韌性一詞在心理學、社會學、生態學,甚至材料科學等領域中都有其強調的層面;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 (2009) 對Resilience 中譯為「禦災力」,其定義為:「暴露於致災因子下的系統、社區或社會及時有效地抵禦、吸納和承受災害的影響。」
雲林縣的人口是六都以外第三多的城市,是台灣重要糧倉,但是老年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比例達19%,顯示雲林縣已經由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民眾仰賴社會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政府資源卻相對稀缺。
處於季風氣候區的臺灣,受到季風交替、地形阻隔之諸多影響,在每年10 月至翌年4 月,颱風季節過後及梅雨季前為俗稱的乾燥季節,諸多地區常因久旱不雨,諸多枯枝落葉累積林下,非常容易引發森林火災。
本分析報告針對全國109 年度火災發生情形,經火災類別、起火原因及起火處、年齡等細部資料,進行一維與二維的分析,藉由分析所得之結論,提供消防政策之規劃與參考,以期未來能有效降低火災傷亡及財物損失。
基於消防行政一體之立場,消防署為期於造成人員死亡之火災案件發生後,落實全面性檢討消防行政措施之目標,綜合自受理火災通報開始之各項消防業務資料,整合並包括該案之受理報案、火災搶救、火災原因調查、火災預防、建築防火及危險物品管理等業務內容,藉此研討造成人員死亡及受傷之火災案件,並作為消防業務應策進之項目及內容。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能量運用的方式也逐漸改變,由傳統插電式設備進步到儲能系統式設備,而目前又以鋰離子電池使用較為廣泛,所以造就了「鋰離子電池」的使用越來越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輕巧到可攜式的電子產品如手錶、電腦、行動電源、耳機、相機、手機等,大到交通運輸工具如電動機車、電動汽車、飛機用電池、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儲能櫃等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
在忙碌的一天結束後,有一群婦女仍未休息,俐落的著上制服,穿梭在大街小巷裡,逐戶拜訪宣導防災安全,在年初一波波寒流侵襲下,也只是套著厚重外套不喊辛苦堅持下去,她們是高雄市「路竹宣導分隊」。
2020 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國人無法出國旅遊,於後疫情時期國內旅遊興起,無法出國旅遊之民眾轉而從事國內登山旅遊活動。新竹縣內廣布的中級山域,更是民眾從事登山活動與賞花行程的熱門地點,由於中級山攀登難度不高,民眾易輕忽登山安全。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蘭潭消防分隊在2 月13日上午近11 時,接獲救災救護指揮中心通報,在轄內蘭潭有一民眾目擊一女性落水,出動蘭潭91 及12 共2 車5 人。
災害管理可透過四個階段(減災、整備、應變、復原)進行深入探討,筆者過去曾以災後復原重建進入減災階段的過程,探討原住民部落在韌性的發展,並以社會韌性 (social resilience) 視角進行檢視。
每年元旦至春節期間,彰化縣和美鎮線東路上,隨處可見各色波斯菊花海綻放於公路旁,這一片美景是利用稻作收成後的農田,灑上各色波斯菊種子,形成大面積花海景色,成為和美鎮冬季裡特殊景點。為把握此一美景。
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第七大隊為推廣古蹟防災及市民防火意識,特別結合在地文化祀典武廟-火德星君辦理「火神護祐、平安祈福」消防燈籠繪畫比賽及點燈活動,點綴中正分隊成為市區街道最美麗的觀光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