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製救災器材「SOVA」介紹
Introduction to Singapore’s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disaster rescue equipment Sova
2015-04-01
新加坡自製救災器材「SOVA」介紹
■文/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韋怡均
■圖/韋怡均提供
壹、前言
本人有幸於103 年底參加新加坡民防學院舉辦的「第64 屆國際化災及城市搜救訓練」,來到四季如夏的新加坡,進行為期兩周的訓練,課程內容為「化災HAZMAT」、「城市搜救USAR」等,有機會見識他國的訓練方式,並實際交流兩國的救災文化,對我而言真是受益匪淺。
在本次訓練期間,特別注意到一項較特殊的救災器材─ SOVA,這是在臺灣所沒有見過的,為應用於火災搶救佈線時之利器。
貳、器材介紹
一、名稱:
SOVA (Shut Off Valve Adapter的縮寫),翻成中文即為「關閉閥轉接器」(圖1、2)。
二、構造:
具有開關功能的轉接器材,類似一個剖半的分歧開關。
三、使用方法:
於佈設水線時,將SOVA接於瞄子後方,將其維持開啟狀態,俟需要停水時,予以關閉,並於再接上水帶後,重新開啟。
■圖1 SOVA 主體。
■圖2 瞄子與SOVA 連接狀態。


四、使用功能及時機:
水帶須加一延伸水線時,利用其可快速開啟的特性,提高停水後重新接上水帶向前深入作戰的效率。
五、使用現況:
新加坡民防學院教官表示,SOVA是新加坡民防部隊於96年時的發明,造價約60.79元新幣,換算約計新臺幣1,460元。目前新加坡消防隊已全面使用SOVA,不論是佈水線打火、或是任何需要佈水線的狀況(例如:化災除汙等),瞄子後方一定會先接SOVA,並規定於每臺水車配置4組SOVA。
參、臺灣與新加坡水帶加一佈線流程
由於新加坡使用了SOVA,造成臺灣與星國消防隊於執行水帶加一延伸時流程及效率不同,以下逐一分析說明。
一、臺灣水帶加一佈線流程
(一)正、副瞄子手發現水線不夠長,需要水帶加一。
(二)由另一條水線防護,或先退至相對安全區。
(三)副瞄子手到分歧開關處,關閉該側水線之閥門。
(四)瞄子手洩除瞄子壓力後,由瞄子手於瞄子後方或由副瞄子手於分歧開關前接上一條水帶。
(五)副瞄子手打開分歧開關閥門,待水帶充水後, 回到瞄子手身後,繼續延伸水線前進。
二、新加坡水帶加一佈線流程
(一)正、副瞄子手發現水線不夠長,需要水帶加一。
(二)由另一條水線防護,或先退至相對安全區。
(三)瞄子手關閉SOVA的閥門,洩除瞄子壓力。
(四)正、副瞄子手拆除SOVA與瞄子連接部分,合力接上一條水帶。
(五)打開SOVA閥門,待水帶充水後,繼續延伸水線前進。
三、臺灣與新加坡水帶加一佈線操作情形
為呈現新加坡水帶加一佈線之情形,特以分歧開關代替SOVA,連接於瞄子後方,操作情形如以下圖片所示:


肆、臺灣與新加坡水帶加一佈線方式比較
相較於臺灣現行佈線方式,新加坡使用SOVA讓水帶延伸更有效率,並讓救災人員在火場發生錯誤的機會大幅降低。臺灣與新加坡水帶加一佈線方式比較如下(表1):

伍、結論
SOVA具有提供消防人員簡單、快速延伸水帶的功能,在分秒必爭,火勢成長迅速的火警現場,能大大提升救災效率,並能減少臺灣現行水帶加一佈線方式可能導致的潛在風險,因此新加坡的SOVA 可說是臺灣消防所需的重要救災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