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土城區善息寺 山域事故救援紀實
Record of mountain rescue at Shanxi Temple in Tucheng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2017-06-01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於105 年12 月10 日晚間9 時25 分接獲民眾報 案表示,1 名老翁疑似於土城山區內走失,家屬 擔心老翁安危,遂請求消防局協尋。
經轄區頂埔消防分隊與家屬接觸後,初步 了解該名失蹤者於12 月10 日上午9 時左右,獨 自前往土城山區健行,平時行走的路線為善息寺 登山口至承天禪寺往石門內尖山,再經十八羅漢 岩,最後由三峽區介壽路方向下山,搭乘市區公 車返家;但今日直至晚間9 時許仍未返家,由於 失蹤者過去有中風病史,出門時並未攜帶手機和 隨身藥物,行走的路線又屬困難度高、登山客稀 少的路徑,家屬擔心失蹤者的安危,便向消防局 及警察局報案。
為使救援工作順利,轄區第五救災救護大隊 緊急調派所屬單位中體能良好的消防人員,混搭 組成救援小組,同時透過LINE 及簡訊,通知義 消與民間救援團體協助,更橫向聯繫土城分局協 助調閱沿途監視器畫面,並擬定適當的搜救方案 (如圖1),以利救援工作的分工及執行。
救援初期,由中隊長擔任人命救助指揮官, 選擇適當地點做為前進指揮所,集結消防及義消 約60 人(如圖2),攜帶個人登山裝備、雨具、 防寒衣物、GPS、無線電及手機,以老翁最有可 能行經的路線,自登山出口處及入口處兵分多組,由出口處救援小組搜索至入口處,入口處救援小組搜索至出口處,中間交會處相遇時,進行搜救路線交接,藉此降低易忽略的救援死角(如圖3),沿途並留意新斷的樹枝、工寮、菜寮、平塌的草皮等處,試圖在案發初期尋獲失蹤者。當日救援任務結束後,立即由後勤人員將救援行跡圖匯入電腦整合,建立救援進度資料。

█圖1 指揮官擬定人命救助救援方案。

█圖2 集結救援人員。

█圖3 救援任務進行。
12 月11 日,為強化救援能量,本局特種搜 救隊、搜救犬及民間搜救團體加入救援行列,延 續前次搜尋路徑,在可疑山谷以繩索及鉤環進行 「下切」搜索(如圖4)。此階段雖結合「平面」 登山路徑搜索及「立體」下切路徑搜索等救援方 式,卻仍無發現失蹤者蹤跡。

█圖4 下切搜索。
搜救中期,由大隊組長擔任總指揮官,針 對老翁習慣行走的路線以外的路徑,包括十八羅 漢、長壽山、獅頭山、第六公墓、石門內尖山東 峰等路線,進行「擴大搜索」,救援人力也增加 至120 餘人。救援期間並掌握到警方監視器畫 面,顯示老翁曾於登山前與一處商家人員攀談; 亦有其他山友表示:前幾天登山時看到疑似老翁 穿著的登山客行經某路段。指揮官不敢大意,隨 即與家屬及警方配合,調查資訊的正確性,同時 申請直升機與空拍機,於特定路線進行空中搜 索。
根據過往的救援經驗,尋獲失蹤者的地點多靠近「水源」地區,指揮官也依循這項經驗法則,調派有經驗的義消、民間救援團體及水性良好的消防人員,組成「水路」搜救隊,針對可疑的溪溝及河谷進行探查,但在此階段仍無所獲。
搜救後期,由大隊長擔任總指揮官,適逢週 休假日,義消、熱心山友及民間搜救團體陸續加 入搜救行列(如圖5),動員人數超過170 人次, 針對行跡圖路線,排除最不可能的地區後,針對 剩餘路線採「地毯式」搜索,終於在失蹤第9 日人員立即以無線電通知前進指揮所,集結所有人力,針對發現點附近做最細膩的搜尋,最後在十八羅漢峭壁旁樹叢,發現已失去生命徵象的失蹤者,經家屬確認無誤後,協助將失蹤者搬運至地面(如圖7)。

█圖5 陸續加入救援行列。

█圖6 發現失蹤者安全帽。

█圖7 將失蹤者搬運至地面。
本次山域事故救援任務歷時9 日,出動逾 430 人次,由於救援範圍廣闊且路線複雜,加上 相關資訊難以掌握,救援難度不同以往,但在消 防、義消及民間救援團體的共同努力,擬定逐級 救援的方案,並結合現代科技與專業技術,使看 似大海撈針的救援任務,最後順利完成。
本案於救援過程中,遭遇最大的困難是失蹤者未攜帶通訊設備,且山域間手機及無線電訊號微弱,故建議電信主管機關強化該區通訊設備的升級,應可在意外發生時縮短救援時效。
消防局呼籲民眾,登山健行是需要專業知識、技術、裝備及體能的活動,進行活動前應攜帶足夠的登山裝備並觀測當日氣象,活動中除自身安全維護外,應結伴同行,並盡量以政府規劃鋪設的路線為主,最好由熟識地形的嚮導帶領,切勿冒險進入不熟悉的道路或獸徑,避免迷失受困,若仍不慎有緊急事故發生,應盡速撥打119求助,以確保生命安全。